- 信用信息
-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
- 站内文章
夏日旅游旺季到来,网络安全专家提醒:近来利用生成式AI技术实施“钓鱼诈骗”的案例激增,人们在网上预订旅馆时需谨防上当。
涉嫌非法集资的违法犯罪活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变化,部分不法企业通过制作精美的手机App,通过“跑步返利”“在线养殖”“购物提成”等噱头,骗取消费者巨额钱财。
6月11日,有网友反映,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一家吉林银行取款,被告知需要辖区派出所同意才行。6月12日,吉林银行涉事支行以及所属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均表示,此举是为了防范电信诈骗。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为了省心,都愿意选择装修公司来装修自己的房子,可实际情况却是闹心。
近日,广州互联网法院公布了一起案件,某网店在开展优惠促销活动时称,全店前50笔订单可享受“0元购”优惠,消费者李先生在活动当日用“1秒钟”付尾款,却还是没能挤进优惠名单里。
“熟人推荐”是互联网App“个性化推荐”的一种机制,通过搜集用户通讯录、关联好友等数据,经过算法分析给用户推荐人或物。
近期,有部分消费者反映在购买散装食品等商品时遭遇“报价陷阱”。
在面对网红产品时,消费者要保持理性,要多查阅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反馈,了解产品的真实质量和性能。
今年1月,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青山区分局(钢城分局)红卫路街派出所接到市民肖先生报警,称自己为了让孩子上本科,找“关系”被骗了33万元。
蒲某为获取非法利益,在明知是在帮助不法分子支付结算的情况下,仍听从不法分子的安排,办理了以自己本人为负责人的公司和对公账户银行卡及U盾。
近年来,许多网络平台以盈利为目的,只向会员提供内容和服务,大量消费者不得不开通会员,而自动续费成为消费者频频遭遇的“陷阱”。
目前,大量微短剧采用付费订阅模式,而且价格不菲。一些老年消费者由于对网络不熟悉,往往容易遭遇微短剧付费陷阱。
近日,有测评博主发布视频称,网购100件食品,有70件缺斤少两,其中有商品缺重达50%,引发热议。
在“3·15”来临之际,特此发布教育培训消费警示,提醒教育培训机构诚信守法经营,提醒广大消费者谨慎理性选择。
近年来,“第三方测评”借助直播、短视频等方式快速“出圈”,但这些本应给消费者提供可参考性的测评结论却在“以商养测”“以测养商”等乱象中失去本真。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通知,要求规范培训机构办学,严禁以招生费等名义直接或变相买卖符合补贴条件的生源。
目前,学校陆续开始放寒假,学生在享受美好假期的同时,千万不可忽视对电信诈骗的防范。
近日,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,一男子称吃米粉时遭遇“阴阳菜单”,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。
2024年1月,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接到群众报警,市民李女士称在网上看到一则“现有一套房子出租,有意者请致电我”的出租房屋信息。
近年来,保健品市场虚假宣传问题突出,相关部门虽然加大力度整治,但仍有不法商家屡屡触碰法律红线。